手工皂(冷製皂)是難度相對高的手工藝,初入製皂領域時,常疑惑這樣有成功嗎?
我們總結幾種常遇到的情況,快來看看您有沒有遇到吧!

 

 

電視框形成的原因有兩種:

一、暫時性的
皂體內外含水量不同:四周較乾、內部中心處含水量仍高,因此在切皂時,切開面的中間和靠近外圍的皂體顏色會不一樣,通常只會在剛切完皂的時刻看到待水分蒸發的差不多(30-60分鐘),電視框就會消失不見囉!

 

二、永久性的
保溫固化時發生「果凍現象」

 

 

皂液入模保溫的時候,皂化反應還在持續進行中,而皂化反應是一個放熱的反應,反應帶來溫度,在保溫箱中,溫度被蓄積,越高的溫度帶來更快速的反應。

當皂體溫度越來越高時,皂體會從中心變成半透明狀,慢慢向外擴散,溫度越高擴散的範圍越靠近模具邊,這就是大家講的「果凍現象」。
 

等到反應漸緩,溫度會慢慢下降,皂體不會像發生果凍時來得這麼透明;而是會變回比較不透明的狀態, 皂肉的顏色會比沒發生果凍的部位來得深一些。

所以有時候我們發現皂體靠外部顏色淺、中間色深,就是這個原因喔!這是一種永久性變化,通常不容易隨著晾曬時間後消失。

 

 

皂體表面出現不規則的紋路,像爆裂紋或肥胖紋,是因為入模後的保溫過程中,皂液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,發生部分果凍現象,使得皂體結晶不均勻,而形成的不規則紋路。比較常發生在添加粉末及保溫高溫時。

果凍現象到底是好是壞呢?

壞喔!
如果你覺得這樣的不均勻的表面無法接受,發生果凍就是壞處了。
想要避免這種皂態,可以試著在下次製做時使用以下幾個方式:

  • 降低製作時的溫度
  • 下降保溫的溫度(電控箱可調節溫度)
  • 不添加讓皂化加速的添加物
  • 改動油脂配方、水量

 

好喔!
有發生果凍現象,代表皂化反應不錯,要算件好事喔!除了外觀不一致之外,更是一顆獨一無二的手工皂!